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个体发展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2岁。任务: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即怀疑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从2岁到4岁。任务: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第三阶段,学前期,从4岁到7岁。游戏期任务: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第四阶段,学龄期,从7岁到12岁。任务: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第五阶段,青年期,从12岁到18岁。任务: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从18岁到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从25岁至50岁。任务: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第八阶段,成年晚期,从50岁至死亡。任务: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艾的理论考虑生物学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个体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第一阶段的任务是____。
- 1
提出心理社会发展论的是() A: 弗洛伊德 B: 米德 C: 艾里克森 D: 霍华德·加德纳
- 2
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认为发展是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适应,提出了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八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皮亚杰 B: 艾里克森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 3
【填空题】按照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青年期解决的心理危机是______
- 4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佛洛依德的理论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