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英国化学家佛兰克兰发现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同任何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两者的原子数都有确定的比值,由此提出了元素的()
A: 元素周期的概念
B: 化合能力
C: 反应速度
D: 变化深度
A: 元素周期的概念
B: 化合能力
C: 反应速度
D: 变化深度
B
举一反三
- 1852年,英国化学家佛兰克兰发现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同任何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时,两者的原子数都有确定的比值,由此提出了元素的() A: 元素周期的概念\n B: 化合能力\n C: 反应速度\n D: 变化深度
- 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元素( ) A: 一定都是第二周期元素 B: 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 C: A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一定是第三周期元素 D: 可以相互化合形成化合物
- 原子---分子论确立以后,化学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发现。 A: 元素周期表 B: 气体的分压定律 C: 元素的化合能力 D: 元素的化合价
- 通常以氢的化合价为(),其它元素的化合价,可根据该元素一个原子能和几个()原子相互化合来确定。
- 一种给定元素的原子都有相同的质子数。 ()
内容
- 0
(8分)A、B、C、D是常见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D的少2个。E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半径小于D。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 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 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 2
列关于同主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B: 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能力逐渐减弱 C: 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D: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
- 3
元素化学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 B: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C: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形式 D: 原子中的中子数目
- 4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A: XY B: Y2X C: YX2 D: 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