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对此说明 A: 三省六部丧失实际权力,君权加强 B: 宰相名实分离,权力分散直至消亡 C: 相权更为分散,君主专制逐渐加强 D: 三省长官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 1

      三省制发展至宋朝,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A: 同三品 B: 同平章事 C: 参议得失 D: 参知政事

    • 2

      三省制发展至宋朝,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A: A同三品 B: B同平章事 C: C参议得失 D: D参知政事

    • 3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 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 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 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 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

    • 4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 唐太宗从善如流有良好的帝王素质 B: 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 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 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