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img=95x32]17e0b9c9529e402.png[/img],功率因数角φ为()。
A: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B: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C: 阻抗角与30°之差
A: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B: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C: 阻抗角与30°之差
举一反三
- 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img=112x27]18037e4b3534515.jpg[/img],功率因数角为( )。 A: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B: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C: 阻抗角与30°之差 D: 不确定
- 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img=94x22]17da5c412ca23a8.png[/img],功率因数角j为 未知类型:{'options':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 阻抗角与30[img=6x18]17da5c41366f23a.png[/img]之差'], 'type': 102}
- 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下列对功率因数角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相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B: 线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C: 相电压与线电流的相位差角 D: 线电压与相电流的相位差角
- 对称三相负载功率因数角是( )。 A: 线电压与线电流相位差角 B: 相电压与相电流相位差角 C: 线电压与相电流相位差角 D: 相电压与线电流相位差角
- 对称三相电路总有功功率为,式中的角是。 A: 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B: 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C: 线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D: 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