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普通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依据是钢筋的()。
A: 弹性极限应力值
B: 屈服强度
C: 极限强度
D: 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值
A: 弹性极限应力值
B: 屈服强度
C: 极限强度
D: 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值
举一反三
- 2.对于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 A: 0.9倍极限强度 B: 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 C: 0.2倍极限强度 D: 极限抗拉强度
- 钢筋牌号HRB400中的400表示的含义是( )。 A: 钢筋的屈服强度设计值 B: 钢筋的极限强度标准值 C: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D: 钢筋极限强度设计值
- 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 A: 极限抗拉强度 B: 屈服强度 C: 0.85倍的极限抗拉强度 D: 钢筋比例极限对应的应力
- 对于有流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取值。 A: A弹性极限 B: B屈服强度 C: C极限强度 D: D条件屈服强度
- 在低碳钢受拉的应力一应变图中,钢筋强度设计值是取()。 A: 弹性极限 B: 屈服上限 C: 屈服下限 D: 最高点的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