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和索末菲的理论
A: 应用到氦原子时结果与实验相符
B: 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C: 能求出氢原子谱线的频率
D: 能求出氢原子谱线的强度
A: 应用到氦原子时结果与实验相符
B: 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C: 能求出氢原子谱线的频率
D: 能求出氢原子谱线的强度
举一反三
- 波尔的理论解释哪个原子比较合理()。 A: 氦原子 B: 氢原子 C: 氮原子 D: 氧原子
- 利用氢原子光谱的频率公式,令n=3,4,5 ,6,求出相应的谱线频率。
- 波尔理论的局限性() A: 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B: 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 C: 多电子原子的光谱现象 D: 类氢离子
- 氢原子光谱中有一条波长为 [tex=3.571x1.0]w9Y9T+bNRQyUyG7V/iwxhw==[/tex] 的谱线,这条谱线属于哪个线系?它是原子在哪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 氢原子的赖曼系是原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而发射的谱线系,为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射此线系中最大波长的谱线,则向该原子提供的能量至少应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