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2
    美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发展经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 美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和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第一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制度二分法”或“二要素”。在这一阶段,AICPA不断修正内部控制的定义、类型、目标,并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内部控制正式被纳入制度体系之中,同时管理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内部控制结构不同于第一阶段的“制度二分法”,它不再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而是确立一种控制结构。该结构包括为实现企业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起来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具体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要素构成。第三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集大成性,1992年9月,COSO发布了著名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正式进入了整体框架建立的阶段,该报告明确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内涵、特征、内容等方方面面,集以往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之大成,成为内部控制领域最为权威的文献之一,是内部控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第四个阶段——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将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与企业风险管理相结合。COSO于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上升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该框架包括四类目标,八个要素,要素为目标服务,企业的各个层面都坚持四类目标,从八个要素进行风险管理,这样内部控制的目标、要素与组织层级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有机统一体系;同时,对内部控制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和充实,使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益融合,拓展了内部控制。

    内容

    • 0

      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1

      内部控制发展经历的阶段有()。 A: 内部牵制 B: 内部控制制度 C: 内部控制结构 D: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E: 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 2

      学校管理历史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3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4

      【简答题】机电传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