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婴儿期的同伴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个月的婴儿就能注视同伴
B: 3个月时,婴儿的同伴交往开始具有社会性质
C: 1岁时,儿童能够仔细观察同伴
D: 2岁后,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游戏
A: 2个月的婴儿就能注视同伴
B: 3个月时,婴儿的同伴交往开始具有社会性质
C: 1岁时,儿童能够仔细观察同伴
D: 2岁后,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游戏
A,C,D
举一反三
- 以下关于童年期的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B: 同伴交往促进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C: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D: 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婴儿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是() A: 3个月 B: 6个月 C: 10个月 D: 1岁
- 以下关于学生同伴交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B: 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 C: 同伴交往可以获得归属感 D: 同伴交往一定会促进儿童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婴儿的交往行为?( )。 A: 亲子交往 B: 同伴交往 C: 亲子依恋 D: 同伴依恋
- 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是()。 A: 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B: 同伴交往的形式复杂多样 C: 开始建立友谊 D: 朋友关系变得相对稳定
内容
- 0
【填空题】婴儿从出生后的后半年起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婴儿早期同伴交往包括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 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表现在 A: 同伴交往是集体归属感的心理需求 B: 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 C: 同伴交往有利于自我感念的发展 D: 同伴交往增进良好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2
多选(2分)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婴儿的交往行为?( )。 A: 同伴交往 B: 同伴依恋 C: 亲子依恋 D: 亲子交往
- 3
儿童同伴交往主要存在哪几种类型?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4
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 A: 学习 B: 劳动 C: 交往 D: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