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730x116]1802e7785d417d4.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B
举一反三
- 如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1310x222]180335e15e31cfb.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355x200]18030d931f6dcfc.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355x200]18030d8c65f1751.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355x200]18030d92c51ec9e.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355x200]18030d8a09d66b0.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内容
- 0
如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16x16]17e0a6a212da224.gif[/img]图1.docx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1
如图所示的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1313x740]1803d9688a9ab45.jpg[/img] A: (A)支反力; B: (B)最大正应力; C: (C) 最大挠度; D: (D)最大转角。
- 2
图示二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截面抗弯刚度EI相同,在相同的F力作用下,二者的 不同。[img=361x314]180316ab3f5fb60.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3
两简支梁,一根为钢,一根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跨中作用有相同的力F,二者的( )不同。 A: 支反力 B: 最大正应力 C: 最大挠度 D: 最大转角
- 4
如图两简支梁,一根材质为钢、一根材质为铜。已知它们的抗弯刚度相同,在相同的P力作用下,两者不同的是( )。[img=332x75]17d5ffa799d4bc5.png[/img] A: 支反力 B: 最大挠度 C: 最大转角 D: 最大正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