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老子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 内容

    • 0

      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是() A: 孔子 B: 荀子 C: 庄子 D: 墨子

    • 1

      庄子不谴是非的理论基础是道盈物偏。()

    • 2

      庄子的思想可以被概括为()与无待逍遥。 A: 与造物游 B: 绝智自化 C: 不谴是非 D: 天地并生

    • 3

      荀子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天地为万物之本” B: “夫形于天地之间,物也” C: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D: “心外无物”

    • 4

      老子把“道”界定为先天而产生的“物”,以寂寥、独行为基本形态,以产生天下万物为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