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手轮,实际上是移动反射镜的位置,进而改变光程差。当等倾干涉圆环改变一个级次,光程差改变半个波长。
举一反三
- 在《振动与压电陶瓷特性实验》中,当干涉条纹向内或向外移动了一环,及原来是亮条纹的位置,先变成暗条纹,再变成亮条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动镜反射和静镜反射的光程差变化了一个波长。 B: 经过动镜反射和静镜反射的光程差变化了半个波长。 C: 经过动镜反射和静镜反射的光程差变化了两个波长。 D: 经过动镜反射和静镜反射的光程差变化了1.5个波长。
- 从等倾干涉光程差表达式推导过程可知: A: 光程差与膜的厚度有关; B: 光程差与入射角有关; C: 光程差与膜的折射率有关; D: 光程差与光的波长有关;
- 光程差的改变可以通过()得到 A: 移动反射镜或在光路中加入另一种介质 B: 移动分束镜 C: 换另外一种光源
- 在杨氏干涉实验装置中,将一个充有空气(其折射率为na)长度为I的气室插入从上缝发出的光束中,在光屏上可观察到干涉条纹,后来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另外一种折射率为ng的某种气体,若ng>na,那么:() A: 两束光的光程差改变nI,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B: 两束光的光程差改变(n-1)I,干涉条纹向上移动; C: 两束光的光程差改变(n-n)I,干涉条纹向下移动; D: 两束光的光程差改变(n-n)I,干涉条纹向上移动。
-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用分振幅的方法获得双光束干涉的仪器。干涉仪光程差的改变可以由移动一个反射镜(或在一光路中加入另一种介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