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A: 全部上缴国家
B: 必须限量交易
C: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 只能政府收购
A: 全部上缴国家
B: 必须限量交易
C: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
D: 只能政府收购
C
举一反三
-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
- 1922年苏俄一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 增加税额 B: 处以罚款 C: 帮助出售 D: 放任自由
- 1922年苏俄一农民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A: A增加税额 B: B处以罚款 C: C帮助出售 D: D放任自由
- 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粮食主产区要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随行市收购农民粮食。这是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使用的()。 A: 法律手段 B: 经济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货币手段
- 41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内容
- 0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 1
新经济政策实行( ),即农民只需将自己收成的一部分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其余的粮食归个人所有。 A: 配给制 B: 粮食税制 C: 要素制 D: 余粮征集制
- 2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 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 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 3
新经济政策主张实行余粮征集制,即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
- 4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