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分组平差时,第二次平差的随机模型是:
A: 观测值协因数阵或权阵
B: 第二组观测值的协因数阵或权阵
C: 第一次平差获得的参数协因数阵
D: 第一次平差获得参数协因数阵与第二组观测值协因数阵构成的快对角阵
A: 观测值协因数阵或权阵
B: 第二组观测值的协因数阵或权阵
C: 第一次平差获得的参数协因数阵
D: 第一次平差获得参数协因数阵与第二组观测值协因数阵构成的快对角阵
D
举一反三
- 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函数的协因数是通过( ),并按照协因数传播律得到的。 A: 观测向量的协因数阵 B: 未知参数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C: 观测向量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D: 法方称系数阵逆阵作为参数协因数阵
- 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是通过( ),并按照协因数传播律得到的。 A: 观测向量的协因数阵 B: 观测向量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C: 未知参数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D: 观测向量平差值的协因数阵、未知参数平差值的协因数阵、观测向量平差值与未知参数平差值的互协因数阵
- 条件分组平差时,第二组平差随机模型是第一组平差得到的第一次观测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 在间接平差中,观测值的协因数阵就是误差方程中的自由项的协因数阵。
- 条件分组平差时,第二组平差随机模型是第一组平差得到的第一次观测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A: 正确 B: 错误
内容
- 0
下列属于条件平差精度评定的步骤是: A: 计算验后单位权方差估值 B: 计算未知参数协因数阵 C: 计算观测平差值的协因数阵 D: 计算观测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
- 1
下列属于间接平差精度评定的步骤是: A: 计算验后单位权方差估值 B: 计算未知参数函数的协因数阵 C: 计算未知参数的协因数阵 D: 计算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阵
- 2
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协因数阵计算公式为(其中:B 为观测方程系数矩阵、P 为观测向量的权阵,Q 为观测向量的协因数阵): A: [img=138x30]18035fd6ca9129f.png[/img] B: [img=141x30]18035fd6d36abe9.png[/img] C: [img=107x30]18035fd6dc04685.png[/img] D: [img=102x30]18035fd6e4826e5.png[/img]
- 3
关于条件平差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平差值的精度高于观测值的精度 B: 残差向量与平差值相关 C: 平差值的协因数阵为满秩矩阵 D: 残差向量的协因数阵为降秩矩阵
- 4
衡量随机向量的精度指标是( )。 A: 中误差、权 B: 协因数、互协因数 C: 方差、协方差 D: 方差-协方差阵、协因数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