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7
    管内流动涉及到边界层的发展,在入口阶段处于边界层的发展区,此处边界层较薄,有利于传热,因此这一段管内对流传热与长管内传热有明显不同,故提出了“入口效应”。下述_____手段对提高对流传热系数无效。
    A: 提高流速
    B: 增大管径
    C: 采用入口效应
    D: 采用导热系数大的流体
  • B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eepyjpozapapxejo.html

    内容

    • 0

      管内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在边界层,强化管内对流传热的突破口在于减薄或破坏温度边界层。

    • 1

      下述关于管槽内强制对流过程中入口段部分描述正确的是: A: 传热效果较差,边界层厚度较薄 B: 传热效果较好,边界层厚度较薄 C: 传热效果较好,边界层厚度较厚 D: 传热效果较差,边界层厚度较厚

    • 2

      管内流动的进口段,热边界层较薄,温度梯度大,所以入口段的换热系数总是(  )沿管长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

    • 3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的共同特点是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在发展过程中不受管壁形状的限制。()

    • 4

      流体流过管内进行对流传热时,当l/d时,要进行入口效应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