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某部件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为mm)为Tu=35.000,T1=34.990。通过随机抽样得知X均值为34.994,标准差为0.00105。 工序能力指数为()。
A: 0.83
B: 1.05
C: 1.27
D: 1.33
A: 0.83
B: 1.05
C: 1.27
D: 1.33
C
举一反三
- 某部件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mm)为Tu=35.000,T1=34.990。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X的均值为34.994,标准差为0.0010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能力指数为( )。 A: 0.83 B: 1.05 C: 1.27 D: 1.33
- 当工序能力指数为()时,该工序能力为充分工序。 A: Cp>1.67 B: 1.67≥Cp≥1.33 C: 1.33≥Cp>1 D: 1≥Cp>0.67
- 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 A: 均值为50 B: 均值为8 C: 标准差为8 D: 标准差为1 E: 标准差为4
- 案例分析题某电池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A、B、C三种电池的生产过程能力进行评估。经随机抽样并计算,得出如下数据:A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1.8,B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0.7,C电池的设计寿命要求不低于8500小时,随机抽取的该电池样本的平均寿命为8860小时,样本标准偏差为120小时。 C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A: 0.83 B: 1.00 C: 1.20 D: 1.34
- 某工序均值为9.20 克,标准差为0.30 克。标准规格下限和上限分别为7.50克和10.50克,计算Cpk为( )。 A: 1.89 B: 1.44 C: 1.33 D: 1.5
内容
- 0
某产品尺寸规范要求为mm,从现场得知该加工尺寸服从正态分布,且均值为mm,mm,则该产品加工过程的不合格品率为( )。a1fd00ed94fe2a4f7052c6e8d6f1268e.png011013ee2d9caa72b370da134ac92444.png9676a97bb7c6208fe97738735d05bdea.png
- 1
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A: 充足B.正常C.不足D.严重不足 B: 某型号零件的内径设计尺寸为20mm,公差为(+0.15,-0.15)mm.某道工序承担该零件内径的最后加工,现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共抽取200个样本,经测算,该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
- 2
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为70.7×70.7×70.7 mm,尺寸换算系数为1.05。
- 3
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C: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 4
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81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3分钟 B: 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C: 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D: 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