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哪些方面探索?起得了哪些经验?又有什么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完成以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我们党对于这一课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学习苏联起步的。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学习苏联起步是符合逻辑的,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共识。早在1950年年初,毛泽东出访苏联时就说:“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刘少奇也说过: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我们面前的工作是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毛泽东后来说,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作出了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从政治方面来看,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采取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的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从经济方面来看,具体表现在他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他强调不要机械搬用外国经验,要从中国是个大农业国的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他创造性地提出“农、轻、重”的顺序,已为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没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这决不是不要外援,而是把基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在这个方针指导下,我国胜利地克服过许多困难,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封锁等造成的困境。
    从文化方面来看,毛泽东主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广泛地吸收、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建立我{门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提出的“双百”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科学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学派,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但这不意味着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综上所述,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在中国实现、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艰辛探索。
    总结中国社会主义50年的历史经验,有一条根本的、普遍的、长期管用的经验,这就是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概括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才能制定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正确的战略与策略、正确的方针与政策,才能形成科学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从而引导革命和建设走上胜利的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的产生,无一不是离开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近年来我国的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进展,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因为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事实证明,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以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这些经验教训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引导的作用。(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永葆生机的法宝。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离开了它,就谈不上转变观念,敢想敢试,难以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难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首要问题。(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高扬的光辉旗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光辉旗帜。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干部和人民,在全社会形成一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3)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几条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更加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给人民带来实际利益。(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善于总结,积极引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

    内容

    • 0

      没有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改革开放。

    •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共更加注意吸取苏联的教训,总结本国建设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1)概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共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________(2)分析导致曲折的原因。有何经验教训?________

    •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有何经验和教训?

    • 3

      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都是成功的经验,没有深刻的教训。 (

    • 4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有不少失误。请问我们能从学到什么经验,得到什么教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