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音律》篇记载的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十二律的“上生”与“下生”的说法,下列正确的理解是:( )
A: 《吕氏春秋·音律》篇中的“上生”与“下生”,其意义与现在的说法恰好相反。
B: “上生”即益之一分(4/3),即现今所说的“向下生”。
C: “下生”即损之一分(2/3),亦即现今所说的“向上生”。
D: 在十二律中,每次向上生一个纯五度,都包括八个律,因而,向上生五度又被称为“隔八相生”。
A: 《吕氏春秋·音律》篇中的“上生”与“下生”,其意义与现在的说法恰好相反。
B: “上生”即益之一分(4/3),即现今所说的“向下生”。
C: “下生”即损之一分(2/3),亦即现今所说的“向上生”。
D: 在十二律中,每次向上生一个纯五度,都包括八个律,因而,向上生五度又被称为“隔八相生”。
A,B,C,D
举一反三
- 在运用“三分损益法”上下相生所得的十二律中,每次向上生一个纯五度,都包括八个律,因而,向上生五度又被称为____。
- 关于《吕氏春秋·音律》篇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十二律的次序,下列说法符合史实或事实依据的是:( ) A: 姑洗生应钟 B: 应钟生蕤宾 C: 蕤宾生大吕 D: 大吕生夷则
- 《吕氏春秋·音律》篇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出十二律。书中记载: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 五度相生律的两个缺陷:①仲吕继续三分损益,不能还生黄钟本律。②十二律不平均,()不完满。
- 下列关于《国语·周语》记录的十二律的说法,符合史实或事实依据的有:( ) A: 其中的单数律又称为“律”或“阳律”,双数律又称为“吕”、“同”、“间”或“阴律”,十二律又被称做“十二律吕”。 B: 其中的双数律又称为“律”或“阳律”,单数律又称为“吕”、“同”、“间”或“阴律”,十二律又被称做“十二律吕”。 C: 《管子·地员》篇只计算了五个音级相互间的比例关系。 D: 《吕氏春秋·音律》篇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出了十二律。
内容
- 0
十二律即指八度之内按照()生律原则在一个八度之内形成的十二个不同的音高。 A: 三分损益法 B: 五度相生律 C: 纯律 D: 十二平均律
- 1
下列关于《吕氏春秋·音律》篇用三分损益法推算十二律的记载,正确的选项是:( ) A: 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下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上生。 B: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下,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上。 C: 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生。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 D: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为上,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为下。
- 2
五度相生律采用什么方法?: 三分律|三分损一|三分损益法|三分益一
- 3
三分损益法所求十二律,称“三分损益律”,又称“()”,“隔八相生律”。
- 4
下列关于油菜的分枝方式中,对应错误的有() A: 白菜型——上生分枝型 B: 芥菜型——下生分枝型 C: 甘蓝型——匀生分枝型 D: 白菜型——下生分枝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