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30
    如何理解选题趋同、立论互异的现象?认识这一现象的意义在哪里?
  • (1)对选题趋同、立论互异的现象的理解[br][/br]①对选题趋同、立论互异的理解a.选题趋同。面对着一项中心工作,或人们普遍关心的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各个新闻单位都感觉到它的重要性,认为有必要引导受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它,因此一时间出现许多选题类似的评论,这就是趋同现象。b.立论互异。新闻单位的性质、所处地位和服务对象毕竟有所不同,各自对于事物的判断和认识也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差异,而且又都力求表现独到的见解,因此即使论述同一论题,立论也往往不尽相同或完全不同,从而出现互异的现象。②在选题趋同的情况下,立论互异通常具有以下两种表现:a.目标一致、各有千秋的互异。这种互异,多数出现在论述中心工作、先进典型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评论之中。这种互异,其实是新闻单位从各自的性质、肩负的任务和受众的实际出发,观察、分析事物的必然结果,也是检验新闻单位的政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志。b.反映不同见解或意见分歧的互异。这种互异在署名评论中较为常见。这种不同见解或分歧,有的固然有是非、正误之争,有的则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不管哪一种,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正常的现象,既有利于活跃论坛。也有助于明辨是非、澄清认识、完善看法。(2)认识选题趋同、立论互异现象的意义①选题趋同、立论互异这一现象说明,选题和立论虽然都是对客观外界的这样那样的反映,但相对而言,选题的客观性强些、稳定些,立论则更为活跃、更具主观倾向性。换言之,新闻单位和评论作者,在立论方面可以比选题拥有更充分的主动权和能动性。②新闻单位在选题不能不趋同的时候,可以力求在立论方面充分发挥能动性,尽可能就有关问题发表新鲜、中肯而且有益于社会和受众的见解。这有利于繁荣新闻评论,活跃社会主义论坛。

    内容

    • 0

      如何理解“双语现象”的含义?

    • 1

      如何理解广播风暴现象?

    • 2

      如何认识“农奴制第二版”现象?

    • 3

      如何认识“行政国家”现象呢?

    • 4

      应如何理解“双语现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