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1999)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道路广场竖向规划的基本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A: 机动车车行道最小纵坡为0.5%
B: 其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
C: 其必须与道路分区规划同时进行
D: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A: 机动车车行道最小纵坡为0.5%
B: 其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
C: 其必须与道路分区规划同时进行
D: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B
举一反三
- 关于居住区的附属道路规划应遵循的规范,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0m B: 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200m C: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机动车道最大纵坡≤8% D: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 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 )
-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 A: 10% B: 5% C: 15% D: 20%
- 平原地区城市道路机动车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最大纵坡宜不大于3%,以满足非机动车爬坡能力的要求
内容
- 0
[已过时]关于居住区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坡度,在非多雪严寒地区其纵坡的最大限值是()。 A: 1% B: 3% C: 5% D: 8%
- 1
平原地区城市道路机动车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 A: A2.5%;0.5% B: B2.5%;0.6% C: C5.0%;0.5% D: D6.0%;0.6%
- 2
平原地区城市道路机动车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最小纵坡应大于或等于()。 A: 2.5%;0.5% B: 2.5%;0.6% C: 5%;0.5% D: 6%;0.6%
- 3
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控制在( )。 A: 2%以下 B: 3%以下 C: 5%以下 D: 8%以下
- 4
关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规划的处理原则不妥的是( )。 A: 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其设计纵坡保持不变 B: 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两相交道路的纵坡保持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一般是改变纵坡较大的道路的纵断面形状,使其横断面与纵坡较小的道路纵坡一致 C: 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应随主要道路的横断面改变,而次要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主要道路的纵坡而变 D: 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竖向规划时至少应将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