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4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1)(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B.B.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C.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D.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2)(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C;(2)示例:“择友”和“择处”,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言之成理亦可)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智慧职教: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这句中的“里”作何解?

    • 1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中“择”的意思是( )。

    • 2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注】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②鲜:少。③里:居。④“知”通“智”,智慧。1.孔子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2.请简要概括孔子在这两个语段中所阐述的观点。(2分)

    • 3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中“处”的意思是( )。 A: 存在 B: 决定 C: 居住 D: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

    • 4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知”指() A: 聪明;有智慧 B: 知道 C: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