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15日,游客王某等人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前往武当山的旅游团,由武当山某地接社负责接待,地接社租赁当地一旅游汽车公司的化豪华旅游车来负责在景区景点的运输任务。游客们结束游览回到车辆上时,发现放在车上的所有物品均被盗,价值约5000元人民币,游客要求旅行社赔偿,旅行社以物品在车辆上被盗为由,认为责任在旅游汽车租赁公司,拒绝赔偿。游客们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报,经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调查,地陪导游没有提醒游客管理好自己的财物,车上窗户也没有关好。本案例中旅行社的辩解是否成立?游客可否向地接社索赔?有何依据?
举一反三
- 新疆春秋旅行社组织游客前往喀纳斯旅游,旅游中游客发现导游没有带导游证,询问之下发现导游考取了导游资格证,但还没有申领导游证。游客生气和导游发生了争执,导游一气之下,离开了旅游团回家,导致游客滞留喀纳斯1日后由司机带回,预定的魔鬼城景点也没有游览。旅游结束后,游客投诉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1、旅行社和导游有哪些违法行为?2、旅行社和导游分别应受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什么处罚?3、旅行社该如何赔偿游客?
- 游客王某一家5人和旅行社约定,5月1日前往南山旅游。出发前旅行社通知王某,由于王某的父亲年龄较大、孩子年龄太小,两个人需要多支付旅游费用100元,才能出发。王某无奈被迫多交了100元。旅游结束后,王某投诉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1、旅行社有哪些违法行为?2、旅行社会受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什么处罚?3、旅行社该如何赔偿游客?
- 导游服务时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或同游客签订合同,接待或陪同游客旅行、游览,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向游客提供的旅游接待服务( )。
- ()是我们旅行社计调人员制定发团计划、安排落实旅游行程的首要依据。 A: 旅游合同 B: 地接社接团计划 C: 组团社发团计划 D: 游客要求
- 违反《反垄断法》,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的是()。 A: 某地旅游主管部门要求外地旅游团到本地,必须换成本地导游带团 B: 某地政府部门要求外地旅游团进入该地范围,必须换乘当地公司经营的旅游客运车辆 C: 某地部门政府禁止外地旅行社在该地设立旅行社 D: 某地政府部门禁止外地旅行社在该地招徕游客 E: 某地旅游部门发布某些重要旅游线路的最低参考价,呼吁游客不要参加低于此价格的旅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