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问题

    据《礼记王制》记载说“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说明中国筵席至少起源于夏代,经过了()时期的完善发展

    据《礼记王制》记载说“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说明中国筵席至少起源于夏代,经过了()时期的完善发展

  • 2022-06-03 问题

    含有名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______。 A: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B: 脯鬼侯以飨诸侯 C: 令尹南辕反旆 D: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含有名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______。 A: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B: 脯鬼侯以飨诸侯 C: 令尹南辕反旆 D: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 2022-05-27 问题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 A: 接风 B: 洗尘 C: 饯行 D: 乡饮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 A: 接风 B: 洗尘 C: 饯行 D: 乡饮

  • 2022-06-15 问题

    13. 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美姬(jī) 鲰生(zōu) 以飨士卒(xiǎng) 按剑而跽(jì) B: 樊哙(kuài) 卮酒(zhī) 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 C: 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切而啖之(dàn) 不胜桮杓(bēi) D: 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13. 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美姬(jī) 鲰生(zōu) 以飨士卒(xiǎng) 按剑而跽(jì) B: 樊哙(kuài) 卮酒(zhī) 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 C: 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切而啖之(dàn) 不胜桮杓(bēi) D: 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 2022-05-27 问题

    《礼记》云:“凡进食之礼,食(干饭)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周礼》载“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宴)之礼,亲四方宾客。”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 周朝时我国已初步形成饮食文化 B: 当时的饮食礼俗体现等级贵贱的思想 C: 饮食之礼起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D: 饮食文化的形成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礼记》云:“凡进食之礼,食(干饭)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周礼》载“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宴)之礼,亲四方宾客。”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 周朝时我国已初步形成饮食文化 B: 当时的饮食礼俗体现等级贵贱的思想 C: 饮食之礼起到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 D: 饮食文化的形成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 2022-06-19 问题

    先阅读后解答。(中山大学2012年研)<br/>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百数,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磐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功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br/>(1)解释上面阅读材料中加点的词语。<br/>将矫且患困荷粱肉兵剡恣飨方如会遂<br/>(2)试归纳阅读材料中“之”的用法。“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分功而作之”中的“而”意义用法是否相同?请略作说明。

    先阅读后解答。(中山大学2012年研)<br/>平原君既归赵,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谈谓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乎?”平原君曰:“赵亡即胜虏,何为不忧?”李谈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之,可谓至困;而君之后宫百数,妇妾荷绮縠,厨余粱肉;士民兵尽,或剡木为矛戟;而君之器物钟磐自恣,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而全,君何患无有?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间,分功而作之,家所有尽散以飨士,方其危苦时,易为惠耳。”于是平原君如其计,而勇敢之士三千人皆出死,因从李谈赴秦军,秦军为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军遂罢。<br/>(1)解释上面阅读材料中加点的词语。<br/>将矫且患困荷粱肉兵剡恣飨方如会遂<br/>(2)试归纳阅读材料中“之”的用法。“而君之器物钟磬自恣”、“分功而作之”中的“而”意义用法是否相同?请略作说明。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