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问题

    根据课程内容,佛家认为三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个人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社会也会给你回报。

    根据课程内容,佛家认为三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一个人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社会也会给你回报。

  • 2022-06-16 问题

    六度的正确次序是() A: 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B: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C: 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D: 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六度的正确次序是() A: 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B: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C: 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D: 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 2022-06-05 问题

    人天三福行是() A: 布施、持戒、禅定 B: 戒、定、慧 C: 布施、爱语、同事。

    人天三福行是() A: 布施、持戒、禅定 B: 戒、定、慧 C: 布施、爱语、同事。

  • 2022-06-07 问题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相近的有( )。 A: “求仁得仁” B: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C: “行善、言善、视善” D: “致虚极,守静笃”

    根据课程内容,下列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意思相近的有( )。 A: “求仁得仁” B: “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C: “行善、言善、视善” D: “致虚极,守静笃”

  • 2022-06-04 问题

    本论前面说“经说布施时,可舍微细戒”,此处又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本论前面说“经说布施时,可舍微细戒”,此处又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 2021-04-14 问题

    佛教六度中的布施分成哪三种?

    佛教六度中的布施分成哪三种?

  • 2022-05-27 问题

    下列关于佛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B: 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C: 六度,是从苦难的此岸度到清净的彼岸的六种方法。具体内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D: 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

    下列关于佛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 B: 佛教制定了许多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C: 六度,是从苦难的此岸度到清净的彼岸的六种方法。具体内容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D: 布施虽然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但主要是指财布施。

  • 2021-04-14 问题

    佛教“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佛教“六度”指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 2022-06-15 问题

    般若是( ) A: 智慧 B: 布施 C: 忏悔 D: 执着

    般若是( ) A: 智慧 B: 布施 C: 忏悔 D: 执着

  • 2022-06-16 问题

    佛教“六度”指的是: A: 禅定 B: 持戒 C: 布施 D: 忍辱

    佛教“六度”指的是: A: 禅定 B: 持戒 C: 布施 D: 忍辱

  •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