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问题

    处士横议是指官员在朝廷里讨论国家大事。

    处士横议是指官员在朝廷里讨论国家大事。

  • 2022-06-16 问题

    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气”的是() A: 积极进取 B: 忠臣直谏 C: 退隐山林 D: 处士横议

    下列选项中,朱自清《论气节》认为属于“气”的是() A: 积极进取 B: 忠臣直谏 C: 退隐山林 D: 处士横议

  • 2022-06-10 问题

    关于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汉末政治动荡,宦官专权,处士横议,引发两次党锢之祸 B: 道教产生,黄巾大起义爆发 C: 战乱频仍,群雄逐鹿,瘟疫流行,人口锐减 D: 经学兴盛,礼乐流行

    关于魏晋玄学产生的背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汉末政治动荡,宦官专权,处士横议,引发两次党锢之祸 B: 道教产生,黄巾大起义爆发 C: 战乱频仍,群雄逐鹿,瘟疫流行,人口锐减 D: 经学兴盛,礼乐流行

  • 2022-05-31 问题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设想准卖新闻篇,在他看来,新闻篇的好处有() A: 昭法律,别善恶 B: 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 C: 开处士横议之风 D: 上下情通 E: 权归于一

    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洪仁玕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设想准卖新闻篇,在他看来,新闻篇的好处有() A: 昭法律,别善恶 B: 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 C: 开处士横议之风 D: 上下情通 E: 权归于一

  • 2022-05-30 问题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 2022-05-30 问题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这样评论李斯关于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B: 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C: 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D: 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2022-05-30 问题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B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 C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 D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B: B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C: C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坚决 D: D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 2022-05-30 问题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A: 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 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C: 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上的统一 D: 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最符合李贽原意的是() A: 统治者必须以果断的措施实现自己的政策 B: 李斯作为宰相,其所作所为无可厚非 C: 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服务于政治上的统一 D: 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 2022-07-26 问题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 B: 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 C: 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 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 B: 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 C: 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 D: 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