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29 问题

    《中庸》提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意在彰明( )之意

    《中庸》提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意在彰明( )之意

  • 2022-06-12 问题

    “在明明德”两个“明”字,前一个“明”是( )的意思。 A: 明白 B: 彰明、弘扬 C: 表现 D: 光明的

    “在明明德”两个“明”字,前一个“明”是( )的意思。 A: 明白 B: 彰明、弘扬 C: 表现 D: 光明的

  • 2022-05-31 问题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词,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 2022-06-03 问题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权

    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 A: 周王室安全 B: 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 C: 王位世袭制 D: 嫡长子继承权

  • 2022-05-27 问题

    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一种含义,就是高等学府的意思。 B: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 C: 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D: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一种含义,就是高等学府的意思。 B: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 C: 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D: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 2022-05-31 问题

    关于《大学》,下列表述正确的项是 A: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B: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动用法,即使“明德”得到彰明,也就是弘扬的意思。 C: 亲民,应该是新民的意思,也就是要让天下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D: 止于至善,意思是修身到一定程度就应停下来思考。 E: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教育指导思想。“八条目”中齐家是桥梁。

    关于《大学》,下列表述正确的项是 A: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B: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使动用法,即使“明德”得到彰明,也就是弘扬的意思。 C: 亲民,应该是新民的意思,也就是要让天下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D: 止于至善,意思是修身到一定程度就应停下来思考。 E: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教育指导思想。“八条目”中齐家是桥梁。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