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7 问题

    以“~(p∨q)←r”为一个前提,若加上另一个前提()。 A: “r”,则能必然推出“~p∧~q” B: “~p∧~q”,则能必然推出“~r” C: “~r”,则能必然推出“p∨q” D: “p∨q”,则能必然推出“~r” E: “r”,则能必然推出“~p”

    以“~(p∨q)←r”为一个前提,若加上另一个前提()。 A: “r”,则能必然推出“~p∧~q” B: “~p∧~q”,则能必然推出“~r” C: “~r”,则能必然推出“p∨q” D: “p∨q”,则能必然推出“~r” E: “r”,则能必然推出“~p”

  • 2022-05-29 问题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则应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倍则攻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B: 用兵之法,十则攻之,五则围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C: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D: 用兵之法,十则分之,五则围之,倍则围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则应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分之,倍则攻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B: 用兵之法,十则攻之,五则围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C: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D: 用兵之法,十则分之,五则围之,倍则围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 2021-04-14 问题

    【多选题】以 (~p→q)为大前提 A. 若加上小前提~ P,则能推出~q B. 若加上小前提~ P,则能推出q C.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D.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E.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多选题】以 (~p→q)为大前提 A. 若加上小前提~ P,则能推出~q B. 若加上小前提~ P,则能推出q C.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D.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E. 若加上小前提~ q,则能推出p

  • 2022-05-26 问题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故用兵之法,敌则能(),少则能(),不若则能()。 A: 劳之 B: 战之 C: 逃之 D: 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故用兵之法,敌则能(),少则能(),不若则能()。 A: 劳之 B: 战之 C: 逃之 D: 避之

  • 2021-04-14 问题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张潮在这段话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张潮在这段话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2022-06-29 问题

    “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 2022-06-14 问题

    以~p为一个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如果()。 A: 加上前提(p∨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B: 加上前提(q∨~p),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C: 加上前提(p→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D: 加上前提~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p) E: 加上前提(q→p),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以~p为一个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如果()。 A: 加上前提(p∨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B: 加上前提(q∨~p),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C: 加上前提(p→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D: 加上前提~q,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p) E: 加上前提(q→p),则能必然推出结论~q

  • 2022-06-06 问题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强调的是“我专而敌分”的原则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强调的是“我专而敌分”的原则

  • 2021-04-14 问题

    中国大学MOOC: 13、“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出自于( )。(A) 《孙子兵法》 (B) 《战争论》(C) 《五轮书》 (D) 《三十六计》

    中国大学MOOC: 13、“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出自于( )。(A) 《孙子兵法》 (B) 《战争论》(C) 《五轮书》 (D) 《三十六计》

  • 2022-06-09 问题

    设a=12,则能输出"012"的是

    设a=12,则能输出"012"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