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0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的“之”指的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水
    D: 为
    E: 无为
    F: 基因
    G: 道
    H: 玄
  • G

    内容

    • 0

      《道德经》第43章“天下希及之”的“之”指代的是( )和( )。 A: 为 B: 无为 C: 为无为 D: 无为之益 E: 道隐无形 F: 大白若辱 G: 不言之教 H: 大音希声 I: 为而不争

    • 1

      ”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大学》 D: 《中庸》

    • 2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中,“作”和“有”的意思分别是()。 A: 兴起、发生;私有 B: 生长、生发;以之因我而发生 C: 兴起、发生;以之因我而发生 D: 生长、生发;,私有

    • 3

      《道德经》四十三章所说的“天下希及之”的“之”指代的是()和()。 A: 为。 B: 无为。 C: 为无为。 D: 无为之益。 E: 道隐无形。 F: 大白若辱。 G: 不言之教。 H: 大音希声。

    • 4

      “将相和”的故事里的蔺相如体现了老子《道德经》所提出的“( )”的思想主张。? 功成而不有|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以兵强天下|物恃之以生而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