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总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优势正在不断消减,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就是老龄社会,中国实际上在2001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东南沿海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用工荒”,已经凸显出这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 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 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 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A: 老龄化社会与老龄社会的标准如何确定
B: 老龄化社会将使中国企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C: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首先步入了老龄社会
D: 人口结构变化会影响“中国制造”竞争力(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真题)
举一反三
-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并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人口结构状态。
- 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 ,成为该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 我国从()年开始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到总人的10%以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A: 1998 B: 1999 C: 2000 D: 2001
- 以下对于我国老龄化现状描述正确的有 A: 老龄化速度最快 B: 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C: 年龄超过55岁即为老龄人 D: 丧失劳动力为老龄人
- 第26—31 题为套题: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每五个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几十年上百年才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仅用不到20 年。预计2015 年将达2 亿人,到2040 年60 岁以上人口将占全国人口的2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方面的诸多挑战。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对此以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经济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带来的人口预期寿命增加是老龄社会产生的重要原因 B: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剧了老龄化程度 C: 我国当前的老龄社会的现状是未富先老 D: 我国不同地区老龄化状况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