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组工人个数
B: 工人月生产量
C: 工人总数
D: 各组的具体月生产量数值
举一反三
- 将某企业所属工人按“工人月生产量”分组编制分配数列,变量是( )。
- 将某企业所属工人按“工人月生产量”分组编制分配数列,变量是()。
- 某班组8名工人的月生产量如下:20、40、60、70、80、100、120、70,则 A: 该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是70件 B: 该组工人产量全距是100件 C: 该组工人产量平均差是22.5件 D: 该组工人产量标准差是29.6件 E: 该组工人产量标准差系数是42.29%
- 某班组8名工人的月生产量如下:20、40、60、70、80、100、120、70,则 A: 该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是70件 B: 该组工人产量全距是100件 C: 该组工人产量标准差是29.6件 D: 该组工人产量方差是29.6的平方 E: 该组工人产量标准差系数是42.29%
- 现已知某企业甲车间160名工人生产某产品的平均产量为110件,产量的标准差为18.15件;又知乙车间200名工人产量的分组资料如下: 按产量分组(件)工人数(人)60-8080-100100-120120-140140-1603050803010合计200要求:(1)计算乙车间200名工人的平均产量和产量标准差; (2)分别计算甲、乙车间工人产量的变异系数,说明哪个车间工人的平均产量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内容
- 0
一个工厂有10个工人,10个工人1小时共生产了200 个面包,现在增加1个工人,11个工人1小时生产215个面包。请问最后这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是( )
- 1
乙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 B两种产品,共发生生产工人职工薪酬6000万元,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A产品的产量为800件, B产品的产量为1200件,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为万元
- 2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这两个小组各有100名工人。该车间工人某月的生产量分布如表2-11所示。表2-11某车间工人某月生产量分布表月产量/件工人人数/人甲组乙组[30,40)107[40,50)2025[50,60)3535[60,70)2018[70,80)1015[80,90)53要求:(1)根据上述数据,画出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生产量的条形图和环形图。(2)比较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生产量的分布特点。
- 3
某工厂120个工人某月份生产某种产品件数的资料如下:10311410413810411811710886110701089711010011411412511394104118105123108981131069186901061251188711010811312413810095126978912911590107981249885106851041091031141058511712910411411495134103848810694110124105118121101901129899108120116126115125133134108971141181171131241041269911513410713112410685711181041151121167510010412810298根据上列的原始统计资料,把工人按生产件数编制变量数列。
- 4
某企业某生产小组有5个生产工人,每人每日的生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人序号 生产量(件) 1 5 2 20 3 45 4 85 5 95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小组人均日产量为______。 A: 40件 B: 45件 C: 50件 D: 5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