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造力?你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创造力的含义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显著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从本质上讲,创造也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最终产生新颖的产品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将它看作是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2)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措施①对教师自身的要求a.改变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如:过分追求成功;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禁止学生提问;权威式教育等;b.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应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渴望。②教师可采取的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广开思路、远距离联想、多中心注意、类比推理、克服紧张、集体讨论、心理安全、语文和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有效的策略包括:a.利用脑激励法鼓励学生创造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最重要的一步,是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创造性会受到赞扬。脑激励法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这种想法区分开来。其基本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该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脑激励法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产生想法,不管这个想法最初看起来如何片面。只有当所有可能的建议都已提完,才开始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讨论和批评。这样,一种想法可能启迪另一种想法;b.吉尔福特策略吉尔福特在总结了大量的有关培养创造力的文献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前后有序的培养创造力的策略。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拓宽问题。例如,教师不应该问:“如何改进灭蚊器”,而是应该问:“怎样才能消灭蚊子”,这样就为寻找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打开了大门。第二,分解问题:问题越具体、越明确,就越有可能为我们提供提取信息的线索,从而增加问题解决的机会。第三,常打问号: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特征是不断发出疑问,通过训练,人们可以形成提问的习惯,在问题解决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不同特征的问题。第四,快速联想与中止评判:这种方法一般在群体思维或小组讨论时使用,但个人也可采用。快速联想要与中止评判策略结合起来使用,若没用中止评判,很可能会产生抑制的效果。在这期间,要严格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批评。重点是联想的数量,质量是次要的。产生出来的观念越多,形成好观念的机遇就越大。事实上,人们后面形成的观念在质量上往往比前面形成的观念更高些。第五,延长努力:产生观念的努力不应过快地终止。一般说来,产生观念的速度是刚开始时最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慢,但观念的质量一般是随时间推移而提高的。第六,列举属性:采用列举属性的策略,可以对事物重新分类,从而使它们更便于使用,更适用于各自不同的场合。第七,形成联系:获得新奇观念的一种可能的途径,迫使自己把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自己以前从未听到过的,如带橡皮的铅笔就是橡皮与铅笔的组合。第八,尝试灵感:对某一问题的实际工作停顿一会儿,但仍保持解决该问题的愿望,得到的往往是灵感,即在没有料想到的情况下,突然涌现出极妙的想法;c.弗里德里森教学策略第一,酝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同于分析式的一步一步的过程。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避免立即达成一个解答,而是要反思问题,在考虑几种不同的解答之后,才选择某种解答。第二,中止判断:在创造性解决问题中,应鼓励学生中止判断,要在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后,才尝试某个解答,以这种原则作指导的一个具体方法是脑激励法。第三,适当的气氛:松弛、甚至玩乐的环境能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使他们感到,自己的想法会被接受,因此建立适当的气氛是重要的一步。第四,分析:分析是一种列出和分解问题的主要特征以及具体要素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思维技能: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具体技能。如:思考不同寻常的想法;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作计划;列出所有可能性;综合大量事实;在头脑中理清问题。第六,反馈: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不同的实践,并给实践提供反馈。解答过程中不仅要对解答的正确性予以反馈,而且要对解答的过程提供反馈。但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带有反馈的练习也是不恰当的。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是人类创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A: 创造力 B: 再造力 C: 创造想象 D: 想象
- 1
课程所讲述五维能力是指( )。 A: 创造力,执行力,逆向思维力,组织力,表达力 B: 创造力,执行力,学习力,组织力,表达力 C: 创造力,执行力,学习力,组织力,写作能力 D: 创造力,理解力,学习力,组织力,表达力
- 2
创造力研究的“六角”模式的核心内容是___。A创造B具有创造性的人C创造力的培养D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 3
日本创造学家佐藤隆扶提出的创造力结构要素包括:() A: 活力 B: 扩力 C: 结力 D: 个性
- 4
创造力如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