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化认为被动式叙述句是“不幸语态”。因此,如果英文被动句所表达的含义是“该动作对受事者不利或不好”,汉语译文一般保留被动语态。例如,“The boy was criticized yesterday” 可译为“这孩子昨天挨了一顿批”。( )
举一反三
- 汉语一般用受事主语句等主动句表达,而不用被动句,除非想要表达不幸的语义。
- 教汉语被动句时应该说明,汉语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一定有被动标志 B: 不一定有被动标志 C: 没有被动标志
- 下列哪一项关于汉语“当然被动句”的陈述是错误的? A: 汉语中广泛使用受事者当主语的倾向导致了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B: “当然被动句”中的动词,其主动的形式表达的是被动的意义。 C: “晒太阳”“盖被子”是典型的汉语“当然被动句”。 D: “施事者+动词”的格式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表达被动意义的习惯。
- 汉语中的被动句在维吾尔语中一般可以译为:<br/>() A: “有”字句 B: 主动句 C: 被动句 D: 双宾句
- 在汉语中被动句不一定要用“被”字,但“被”字句一定是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