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证明,杂种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
举一反三
- 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 )。 A: 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B: 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 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D: 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 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亲代两种配子结合产生的F1基因型是YyRr B: F产生四种配子,其数量比为1:1:1:1 C: F配子随机相遇自由结合产生F D: F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1:1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并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孟德尔分离定律。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 子二代出现与亲代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 D: 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C: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