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12.文中"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一句中"朕意"指的是什么
-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诏令出自() A: 秦始皇 B: 周文王 C: 商纣王 D: 汉高祖
- 高校自主招生、综合测评、公务员考试、干部公开选拔、单位公开招聘等方面应用最为普遍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现代方法测评和选拔人才。( )
-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内容
- 0
在对世界观的认识上,以下四句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明显不同。这一句是() A: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B: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C: “吾性之理,本之于天,具之于心” D: “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 1
问题二、唐太宗曰:“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结合材料,太宗用人的成功经验不包括:
- 2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句中的这三个“而”都表示——关系,可以翻译为——。
- 3
“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联百万之众,战必取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振国家,抚百姓,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此三人者,皆人杰也;用此三人,开大汉之天下,我之所长也。”以上是()的言论。 A: 项羽 B: 孙权 C: 刘邦 D: 刘备
- 4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5题。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焕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