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①万人大礼堂;往北②宴会厅;向南③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1.选出依次为文中空处填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 ]
举一反三
- 两灯串联,一灯较亮,一灯较暗,说明()。
- 四灯制前照灯并排安装时,装于外侧的一应为近光灯,装于内侧的一应为远光单束灯( )
- 关于公文正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使用的标注,正确的是: A: “(一)”“一、”“(1)”“1.” B: “一、”“(一)”“1.”“(1)” C: “一、”“1.”“(一)”“(1)” D: “1.”“(1)”“一、”“(一)”
- 灯杆避雷相对安全区域以灯杆为中心,( )所组成的同心圆环区域。 A: 半径25 米和半径3 米 B: 半径40 米和半径4 米 C: 半径50 米和半径5 米 D: 半径60 米和半径6 米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有() A: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B: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C: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D: 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