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联系设计方法,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属性-联系方法进行逻辑设计,也就是把数据库保存的所有属性放在一张关系表中,进而通过属性之间的联系,来不断的优化这个关系表的模式,得到期望的结果模式。
举一反三
- 实际当中的数据库设计,通常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宏观上采用实体-联系方法,微观上采用属性-联系方法,也就是对由概念模式转换而来的关系表运用属性-联系方法进行分析优化。
- 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它又称为();关系模型中数据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实现的。 A: 表 关系 公共属性 B: 表 公共属性 关系 C: 属性 关系 表 D: 属性 表关系
-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是一个表和另一个表建立联系的属性,它也是是另一个表中的属性,能够体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
- 在数据库中,关系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看成关系,以二维表的形式描述。 A: 实体 B: 属性 C: 属性之间的联系 D: 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
- 在进行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时,E-R图中的属性常被转换为关系中的属性,联系通常被转换为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