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A: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A: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举一反三
- 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A: 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C: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 英国宪章运动
-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六月革命 B: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 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六月革命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六月革命、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19世纪30—40年代,标志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三大工人起义”是()。 A: A1848年欧洲革命 B: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C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 D: D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E: E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 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阶级基础是()。 A: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 巴黎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