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送方对消息M计算出的数字摘要h(M),和接收方从接收到的消息M’计算出散列值h(M’),这两种信息摘要相同,则表示文件具有完整性。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A
举一反三
- 如果发送方对消息M计算出的数字摘要h(M),和接收方从接收到的消息M’计算出散列值h(M’),这两种信息摘要相同,则表示文件具有完整性。 A: 正确 B: 错误
- 如果发送方对消息M计算出的数字摘要h(M),和接收方从接收到的消息M’计算出散列值h(M’),这两种信息摘要相同,则表示文件具有完整性。(<br/>)
- 如果发送方对消息M计算出的数字摘要h(),和接收方从接收到的消息M’计算出散列值h(M’),这两种信息摘要相同,则表示文件具有完整性。(<br/>)
- 下面对哈希函数的描述,正确的是:(<br/>) A: Hash函数是一公开函数,可以将任意长的消息m映射为较短的.固定长度的一个值,记为H(m),经常称函数值H(m)为散列值。 B: 对任何消息输入都能够容易和快速地以相同的时间计算出哈希值。 C: 给定消息m和H(m),找到另外一个消息m≠m’,使H(m)=<br/>H(m’)在计算上是可能的。 D: 给定H(m),恢复消息m在计算上是简单的。
- A向B发送数字签名的消息M,则正确的说法是()。 A: A保证B收到消息M B: A能否认发送过消息M C: B能编造或 改变消息M D: 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
内容
- 0
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会采用哈希摘要算法,生成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将摘要随信息发送出,接收方接收后进行哈希运算,如果生成摘要与发送方的一致,则认为数据是完整未被篡改的。
- 1
消息摘要算法生成摘要时,如果输入的消息长度不一样,计算出的消息摘要的长度也不相同 。
- 2
主机A向主机B发送带有数字签名的消息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可以保证B收到消息M B: A不能否认发送消息M C: B不能编造或改变消息M D: B可以验证消息M确实来源于A
- 3
A向B发送消息M,A利用加密技术(E为加密函数,D为解密函数,K为公共密钥,SKA为A的秘密密钥,SKB为B的秘密密钥)、散列函数(H)同时实现报文的认证、数字签名和保密性的方法是()。 A: E(K,M||H(M||S)) B: M||D(SKA,H(M)) C: E(K,M||D(SKA,H(M))) D: E(K,M||D(SKB,H(M)))
- 4
关于消息验证码MAC,如果接收方收到的MAC与计算得到的MAC相等,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接收方可以相信消息未改动 B: 接收方可以相信消息来自真正的发送方 C: 如消息有有序列号,可信为顺序列是对的 D: 可由MAC计算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