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利用公司资源从事非岗位职责范围内工作、且以盈利为目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追究经济赔偿()
举一反三
- 2009年3月,张某与甲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7年。2009年10月,张某患病住院。在医疗期间结识了乙公司经理李某,李某以给张某更高的报酬为条件劝张某“跳槽”。张某遂于10月4日同乙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于10月5日以患病难以胜任原工作为由,打电话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公司不同意,双方发生争执。经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2009年11月甲公司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某赔偿因其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张某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 公司的以下( )人员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五)王某于2010年8月20日应聘到甲公司工作,订立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从事管理岗位工作和月工资为4000元等事项。劳动合同还约定公司给予其社会保险补贴,不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2014年6月10日,王某以甲公司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甲公司为其补缴社会保险费,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双方协商不成,王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关于五某解除劳动合同 A: 甲公司与王某订立的劳动合同期限未满,王某不得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B: 王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 C: 王某要求甲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 D: 甲公司与王某的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 以下那种情况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A: 员工患病,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 员工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C: 员工与公司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期满的 D: 员工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被终止用工的
- 根据《劳动合同法》,在下列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A: 甲公司未依法为员工赵某缴纳社会保险费,赵某通知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B: 乙公司提出与员工钱某解除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C: 丙公司员工孙某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丙公司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D: 丁公司新录用的员工李某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丁公司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