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7
    讲故事的人(节选)
  • 小题1:(1)母亲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止了“我”对看守人的报复。学会宽容;(2)母亲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要同情弱者。小题2:(1)粮食严重短缺,捡来的麦穗又被没收了。(2)看守人的耳光与口哨严重地侮辱了母亲,让她感觉到了人性的卑劣。小题3:作者演讲此文的目的是感念母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对“我”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小题4:要点:照应题目“讲故事的人”,他的心中装着无数的故事(2分);七件事情是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的,致使文末的情感迸发水到渠成。(2分);语言表达,第一人称(2分)

    内容

    • 0

      什么原因会让别人对自己所讲的故事没有兴趣? A: 故事内容不精彩 B: 什么都讲,没有重点 C: 不会讲故事的人 D: 听故事的人不懂得欣赏

    • 1

      《讲故事的人》结尾讲的3个故事分别是: A: “哭”与“不哭”的故事 B: “难道我不是人吗?”的故事 C: “抛”与“被抛”的故事 D: 母亲与“我”的故事

    • 2

      儿童故事短,所以讲故事之前没必要提前熟悉故事

    • 3

      讲故事和写故事哪个更难? A: 讲故事难些 B: 写故事难些 C: 两者都很难 D: 两者都不难

    • 4

      柏拉图,在《理想国》讨论诗歌的地方对叙述与模仿作出经典的区分? ( ) A: 模仿,就是讲故事的人,模仿描述对象,使得他的语言、语调、动作跟他们相似 B: 叙述,就是讲故事的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故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作者是不在场的 C: 叙述,就是讲故事的人,以自己的身份来讲故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作者是在场的 D: 模仿,就是讲故事的人,反讽描述对象,使得他的语言、语调、动作跟他们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