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0 问题

    公民甲死后留有遗产房屋一套与存款若干,甲生前立有遗嘱,明确房屋归其子乙,存款赠与其侄丙。直至遗产分割时,乙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对本案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 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认为其接受遗产 C: 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接受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放弃遗赠 D: 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放弃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接受遗赠

    公民甲死后留有遗产房屋一套与存款若干,甲生前立有遗嘱,明确房屋归其子乙,存款赠与其侄丙。直至遗产分割时,乙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对本案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 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认为其接受遗产 C: 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接受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放弃遗赠 D: 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放弃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接受遗赠

  • 2022-05-30 问题

    公民甲死后留有遗产房屋一套与存款若干,甲生前立有遗嘱,明确房屋归其子乙,存款赠与其侄丙。直至遗产分割时,乙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对本案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 B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认为其接受遗产 C: C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接受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放弃遗赠 D: D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放弃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接受遗赠

    公民甲死后留有遗产房屋一套与存款若干,甲生前立有遗嘱,明确房屋归其子乙,存款赠与其侄丙。直至遗产分割时,乙丙均未作出是否接受遗产的意思表示。下列对本案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视为放弃接受遗产 B: B乙、丙未明示接受,即应认为其接受遗产 C: C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接受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放弃遗赠 D: D乙未明示放弃即为放弃继承,丙未明示接受即为接受遗赠

  • 2021-04-14 问题

    1.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元。小乙的父母欲以小甲的父母、幼儿园及丙未被告,要求赔偿。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1.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费3000元。小乙的父母欲以小甲的父母、幼儿园及丙未被告,要求赔偿。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2021-04-14 问题

    甲购买乙的一台二手电脑,乙已将该电脑借给丙使用,于是甲与乙约定,由丙负责交付。后来,丙未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甲购买乙的一台二手电脑,乙已将该电脑借给丙使用,于是甲与乙约定,由丙负责交付。后来,丙未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 2021-04-14 问题

    甲欲购买乙所有的机器设备一台,双方就价款已达成一致;因乙已将该设备出租于丙,故双方约定待租期届满由丙负责交付。租期届满后,丙未为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

    甲欲购买乙所有的机器设备一台,双方就价款已达成一致;因乙已将该设备出租于丙,故双方约定待租期届满由丙负责交付。租期届满后,丙未为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

  • 2021-04-14 问题

    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

    小甲6岁,父母离异,由其母抚养与之共同生活。某日,小甲在幼儿园午餐时与小朋友小乙发生打斗,在场的带班老师丙未及时制止。小甲将小乙推倒在地,造成骨折,花去医药

  • 2022-06-17 问题

    如果事后得知,丙是因为与朋友一起吃晚饭时醉酒而未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是犯罪中止 B: 丙是犯罪未遂 C: 丙未参与实施犯罪,不成立犯罪 D: 丙只参与了踩点,不成立犯罪

    如果事后得知,丙是因为与朋友一起吃晚饭时醉酒而未来,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丙是犯罪中止 B: 丙是犯罪未遂 C: 丙未参与实施犯罪,不成立犯罪 D: 丙只参与了踩点,不成立犯罪

  • 2022-05-27 问题

    甲购买乙的一台二手电脑,乙已将该电脑借给丙使用,于是甲与乙约定,由丙负责交付。后来,丙未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A: 乙 B: 丙 C: 乙或丙,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D: 该合同无效

    甲购买乙的一台二手电脑,乙已将该电脑借给丙使用,于是甲与乙约定,由丙负责交付。后来,丙未交付,则甲应向谁请求给付?() A: 乙 B: 丙 C: 乙或丙,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D: 该合同无效

  • 2022-06-04 问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本案的处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本案的处理,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2022-05-27 问题

    甲和乙共谋杀丙。甲在外望风,乙进入丙家实施杀害行为。乙在杀害过程中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丙未死。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因没有造成丙的人身损害,对二人应当免除处罚。

    甲和乙共谋杀丙。甲在外望风,乙进入丙家实施杀害行为。乙在杀害过程中自动放弃了杀人行为,丙未死。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因没有造成丙的人身损害,对二人应当免除处罚。

  •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