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了官,脾气更大了,很看不起老百姓。他很讨厌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只要是和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发音相同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山”只能说“上山”。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不小心说了“灯”字,就要挨打。如果遇上田登大人情绪不好,那恐怕不止这些。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小官都非常地讨厌他。 到了元宵节,按照中国传统要闹花灯了。上级领导郡守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田登的下属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公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公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后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用来形容有权力的人乱用权力,压迫别人。 田登这个人:
A: 脾气很大
B: 很爱护百姓
C: 很受领导喜欢
D: 没有什么权力
A: 脾气很大
B: 很爱护百姓
C: 很受领导喜欢
D: 没有什么权力
举一反三
-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平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了官,脾气更大了,很看不起老百姓。他很讨厌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只要是和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发音相同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山”只能说“上山”。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不小心说了“灯”字,就要挨打。如果遇上田登大人情绪不好,那恐怕不止这些。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小官都非常地讨厌他。 到了元宵节,按照中国传统要闹花灯了。上级领导郡守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田登的下属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习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公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公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后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用来形容有权力的人乱用权力,压迫别人。 田登规定老百姓不能做什么 A: 放火 B: 打架 C: 情绪不好 D: 念“登”字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成语源自古代老百姓对一位叫做田登的州官的讽刺。他因为忌讳别人提到他的名字,于是在()来临之际,贴出告示说:“本周依例放火三日。” A: 春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D: 端午节
- 先秦时期,一般百姓都有姓
- 传统中国人的姓名是有一定讲究的,它严格按照字辈来取名,一般取名的格式是() A: 姓+字+名 B: 姓+辈+字 C: 姓+辈+名 D: 姓+字+辈
- 荀子曾经应秦昭王聘请入秦,他赞扬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