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举一反三
- 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 37℃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 沸水中放置的试管 C: 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 B、C三项均可
- 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 37℃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 沸水中放置的试管 C: 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 E: F: C三项均可
- 将一支加入了适量淀粉溶液、唾液的试管,浸入37℃的温水中保温5min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淀粉溶液不变蓝。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 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结果如表中所示。() A: 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 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 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 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l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l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