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支加入了适量淀粉溶液、唾液的试管,浸入37℃的温水中保温5min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淀粉溶液不变蓝。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举一反三
-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 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结果如表中所示。() A: 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 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 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 淀粉溶液淀粉-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加入碘液各呈什么颜色
- 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杯中液体进行试验,不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 A: 加入碘水变蓝 B: 加入FeCl3 溶液变蓝 C: 加入碘化钠不变蓝 D: 加入溴水变蓝
- 向3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和0.2%淀粉溶液,然后向1号试管中加入1%氯化钠,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3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硫酸铜,结果1号试管中的溶液40秒后遇碘不变色,2号试管中的溶液3分钟后遇碘不变色,而3号试管中的溶液3分钟后遇碘呈褐色。请解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