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等量的唾液和清水分别滴入盛有等量馒头碎屑的A、B试管内,搅拌均匀,再将两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之后取出试管并滴入碘液,结果如表中所示。()
A: 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 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 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A: 试管内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不能使淀粉发生变化
B: 唾液中的淀粉酶可以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C: 唾液可以将淀粉转变成葡萄糖
D: 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举一反三
- 在甲、乙两支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糨糊,然后向甲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乙试管滴入唾液2毫升,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入___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过10分钟,取出冷却,分别滴入两滴碘液,结果甲试管___,乙试管___,原因上是___.
- 将一支加入了适量淀粉溶液、唾液的试管,浸入37℃的温水中保温5min后取出,再加入一滴碘液,淀粉溶液不变蓝。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不变蓝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的现象一定是变蓝
- 四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液,振荡并静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观察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 胆汁、唾液、胃液 B: 胆汁、唾液、肠液 C: 胃液、肠液、胰液 D: 胆汁、胰液、肠液
- 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 A: 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使之变成麦芽糖 B: 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 C: 唾液中有盐酸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 D: 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