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 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我的新同学(系列一)作文

    • 1

      下列教师的语言错误的是()。 A: “是我没讲明白吗?” B: “这个问题不好理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好吗?” C: “一定要相信自己,我很欣赏你。” D: “你真笨!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学生。”

    • 2

      一位优秀教师坚信“我一定能教好学生”、“我的学生一定会进步、会成才。”这凸显了( )的重要性。

    • 3

      刘老师大声批评迟到的同学,但自己本身也迟到了,于是,有几位同学在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此时,刘老师应该( ) 。 A: 若无其事,维续上课,保证教学进度 B: 承认错误,保证下不为例,然后继续批评迟到的同学 C: 承认错误,自我批评,借此机会简单进行纪律教育,然后继续上课 D: 停止批评学生,维续上课,下课处理

    • 4

      同学打我,我一定要找人打回来!